正值星期天,山西省府太原南宫广场人流不息,山西省万荣县县长李永辉率队奔赴了近400公里的路,来到这里摆摊吆喝,推销当地的农特产三白瓜。李永辉亲自上阵,将三白瓜汤状的瓤沙用勺子盛在碗里,并为上前免费品尝的市民双手送上。同时,李永辉还推出广告词,“万荣三白瓜历经千年修炼,你值得拥有。”(9月5日中新网)
常言也道,好酒也怕巷子深,好果也要勤吆喝。现实中,推销方式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人们对产品有所认知,作为一县之长为了帮助基层单位、农民朋友推广农产品,亲自上阵,念起广告词来有模有样,吆喝两声、叫卖两回,对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可想而知,可就因为促销者、叫卖者的官员身份,总会有舆论认为这是一场“领导秀”。
鉴于官员特殊的政治身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官员往往是一种严肃和权威的形象,甚至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感觉,可当官员们真的俯下身子,深入群众中,倒多少让老百姓有些不适应,产生怀疑,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随着中国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市场意识的提升,地方官员当起推销员,向外界推销本地的特色产品,近年来日渐增多,比如早些时候,德庆县副县长“推销”本地柑橘、兰考县的副县长到郑州街头“推销”猪肉等等,官员成推销员俨然成了一种“潮流”。
实际上,官员走上街头推销产品,利用官员的特殊身份,能增强事件的新闻性,起到一定的轰动效应,这样的广告成本低,作用大,对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积极作用, 显然,相比明星代言旅游,由于官员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吸引公众眼球,“官员代言”不失为推介产品的新招术,何乐而不为?所以,公众对此类事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在炒作或是不务正业而一棒子打死。
诚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质疑,官员变“推销员”在赞誉中也夹杂一些作秀式的调侃,但是只要是从群众福祉出发,只要传递的是正能量,恶意解读着实有失公允。同样地,官员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使产品真正获得市场认可,还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运作的能力。地方政府及官员既要当好“推销员”,更要当好“实干者”,把精力放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层面上,如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当地的市场经济机制等工作上,如此才能真正让惠民利民实至名归。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二环路南段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