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场农村小学撤并的教育运动开始了,好多省市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小学,把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当时来看这种办学方式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学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展了农村的教育。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乘车安全存在隐患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时有位老师对农村小学撤并的利与弊做如下分析:
一、撤并村小学的利:
1、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
对于村小学来说,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薄弱。虽然国家投资,各个村小都有了远程教育设备,但多数都没有专用教室,配套设施不齐全,利用率极低。如集中财力增加中心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把中心小学打造成标准化的学校更有利于发展。
2、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项发展。
由于我镇地形狭长镇中心又偏北,致使远离乡镇的村小,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各村小又都实行班加一,班主任不但要上语文数学,还要教其它学科,每周要上20-25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利于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如果要打造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点,培养学生特长,就必须实行集中师资力量办学。
3、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管理。
学校相对集中,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的。撤并前中心校领导既要管理中心小学,也要抽时间管理村小学,会分精力。如果撤并村小,便于学校管理与发展。
4、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投入教学。
村小学教师大多住在乡镇,离家较远,每天起早贪黑,风吹雨淋。村小学条件艰苦,中午自备午餐。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长此以往分散他们的教育教学精力。如果撤并村小,这部分教师回到街内,有效地减轻了他们的压力,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二、撤并村小学的弊:
1、学生负担增加。
村小撤并后,学生到中心小学最远的有二十多里路。由于校车不够用,有的校车要接送两趟才能把所有的学生运到学校,每趟往返要近一个小时,那么第一趟的学生要在早上5点半左右到指定地点等车,有的孩子甚至还没醒就被家长从睡梦中拽起来,有的孩子跟本就吃不上饭,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2、家长负担增加。
村小撤并后,学生上学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稍有条件的家长到镇上租房子陪读,不好的房子每年房租2000元左右,好一点的3000-4000元,再加上生活费每月300元,一年到头就是6000元。第二种:寄宿在别人家,每月费用300-400元,每年3000-4000元。这些孩子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亲情。第三种:父母或其他长辈骑车接送(255人),无论雨雪风霜,占用了家长很多时间,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第四种:坐校车(479人),这部分学生占一半左右,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不说,每月的开支也不少,最远的学生每月车费170元,最近的80元,每月中午吃饭要70-80元,那么一年下来要1500元-2500元。而且也存在安全问题。
3、增加了社会的责任。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很重要,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村小撤并后,孩子的监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社会的责任是要在学生上放学的安全上要加以研究,不能用无牌摩托车,无证机动车接送的,不能坐非运营车辆,社会要在这方面为学生创造上学的好条件:包括路况、车况等。
师生家长的喜忧里,十年存在的利弊中,我们清醒认识到: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稳步推进,本着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发挥积极因素,消除负面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谈文化论教育 2017-08-04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