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栖息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旧巍然屹立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创举,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新华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要求我国基层群众文化也要不断地向前发展。增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更是国家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等,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精髓,创造性融入现在基层文化大院之中,必将大力推进基层文化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软实力。
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引领基层文化新风尚,首先要从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队伍端不端,还靠指挥官”,精心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传统文化修养高的新型基层文化队伍势在必行,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过程中,他们将起到到头、典范、出谋划策的作用,是主心骨,引领并指导如何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文化活动中,这必将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综合能力,拓宽基层文化大舞台。
加大文化投入是也是重要的一环。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基层地区,文化生活十分匮乏。政府应加大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设定专项经费措施,建立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承担一部分基层文化发展的经费,对基础设施和传统文化活动设施加以改进和提高。与此同时,要积极调动和号召社会力量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经费欠缺的问题,使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娱乐休闲与现代化水平相适应。
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性开展多样性基层文化活动是丰富基层文化的要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农村的巨大改变,发挥当地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卫生知识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等载体,举办各种能够丰富群众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转变一般文化活动的娱乐意义,而将现实意义与时代精神、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让群众吃现代文化大餐,让他们切实加入基层文化建设之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让“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成为基层文化新风尚。
作者地址:云南昆明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