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发展乡平安村村民赵德仁、周喜凤在多次举报副乡长兼村党支部书记周立友贪污后,收到周立友之弟、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立国给予的14万元,随后停止举报。两年后,两人被克山县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为由逮捕起诉,并被县法院分别判刑8年、4年。两人不服提起上诉,2017年2月3日,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罪名和刑期。(澎湃新闻网,2月23日)
纵观此案,一名上访户从2009年到2014年开始,一直联合村民举报副乡长周立友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挪用侵占村集体财产130万元。多次到克山县、齐齐哈尔市上访,甚至向该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至今在任)、周立友之弟周立国虚构十几个老头上访告状,并且通过各类网络论坛、媒体平台进行曝光举报。然后,在2014年故事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于上级机关维稳要求,于当年7月的一天,先后两次共给赵德仁14万元人民币,赵德仁拿到钱后分给周喜凤3万元。”一个上访户因为上访得到了14万,2年后被控告欺诈勒索,就这样从一个上访者变成了囚犯。
咋一看这个故事有点让人啼笑皆非,而且期间关系有点复杂。但是细细品味,其中不乏值得深挖的点,值得纪检部门深入调查。
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周立友本人有没有贪腐行为。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掌控着全村的经济命脉和经济资源。村干部贪腐这是久治未愈的顽疾,这股余毒始终没有肃清,是政策监管的薄弱环节。事情往往不会空穴来风,必然有其原因。根据当地纪委部门调查证实,周立友本人在任期内,收入支出符合农经财务要求,不存在贪腐行为。
其次要看的是赵德仁和周喜凤。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联合群众进行上访举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通过组织纪律、社会舆论来根除基层的不正之风,还百姓一个清清爽爽的环境。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当一笔14万元的巨款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初衷就变了,思想觉悟就腐化了。他们接受这笔巨款后,也忘记了之前和他们一起“联合”的群众,而选择“公饱私囊”,又把当初的群众撇在一旁,可见人品一般。最后还当上了村主任,可见其中问题不小。
最后再看看这14万元的问题。很多事情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但是官员给上访者送钱,无论怎么看都说不通,道不明。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维稳,这暂且不谈。但是一个村支书动辄用14万元来解决上访问题,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钱的出处和来源。当地纪委部门是否应该从这上面下文章呢?
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明确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打虎的同时,对于基层的村干部也不能掉以轻心。别看他们官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干部贪污案件就警示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下的更深,抓的更细,从村干部身上做文章。
本次事件无疑告诫着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清明的检举、上访流程,更加严格的村级监管机制,更加严厉的问责纪律,才能让农村从回炊烟袅袅,鸟鸣山涧。
作者单位: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