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向小贪微腐亮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近日,张家界启动市、县、乡三级纪委联合开展的“村级财务大清查行动”,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红网3月10日)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关键一公里”,面对的是广大群众,担负着民生红利的普惠。近几年,党和政府从严抓作风、从实惩腐败,痛击了“老虎”“苍蝇”,鼓舞了民心士气。
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之下,个别基层党员干部仍以“利”字当头,服务意识淡薄,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人并没有把吃拿卡要、弄点沾点当成多么严重的事情,在“微腐败”的歪路上越走越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蝇贪”泛滥,其害如“虎”。任由“苍蝇扑面”,蚕食群众的获得感,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微腐败”就会一步一步酿成“大祸害”。
基层“微腐败”之所以层出不穷,原因有三:一是少数基层党委、纪委对自身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认识不到位,管党治党不力、责任传导不足、问责压力不够,导致基层站所干部感受不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存在“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等问题;二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治理“微腐败”制度体系,基层纪委对基层站所的监督力度不够,让“微腐败”有了可乘之机。三是基层干部参差不齐,少数人素质不高,只有权力意识没有责任意识,导致利欲熏心、顶风违纪,触碰纪律高压线。
“基层治,百姓安”,治理“微腐败”基层纪委要主动“拔刀亮剑”。一是补齐制度短板,进一步完善纪委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让乡镇纪委回归主业;二是优化任职方法,推行异地任职、年限管理,落实交叉办案、异地办案,摆脱当地党政对其办案的干预,防治人情纠葛影响办案公正;三是强化干部关怀,既要压实责任,更要体现出对纪检干部的人文情怀,使基层纪检干部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
治理“微腐败”,基层纪委不仅要有重典治乱的决心、燕子垒窝的韧劲,还要有勇于“拔刀亮剑”的勇气。基层纪委只有把压力传导到位,把责任压实,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遏制基层“微腐败”方能收到实效,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才能形成并稳固,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能越来越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