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年走访500户 精准扶贫能落实?

[ 作者:涪江民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2 录入:吴玲香 ]

某县在考核脱贫攻坚工作时出台了一项考核指标,要求乡镇领导在本年度内必须走访500个贫困户,平均下来,每个书记、镇长平均每天要走访近两个贫困户。本意是为督促乡镇干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结果却在执行中变形走样,出现了一系列“伪走访”。(5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当然,脱贫考核是检验一个地区领导干部脱贫工作成效的主要方式,从考核的数据上能够反映扶贫干部的工作状态。如果“唯数字论”,这样的脱贫考核就容易走样变形,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必如,为了完成“年度内必须走访500个贫困户”的目标,一些领导干部可能就会采取“集中走访”的方式,在月底几天时间里,走马观花完成走访任务,或者打印好相关资料找人代贫困户签名了事……

将脱贫指标量化、具体到人头,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好方法,本意不错。不过,如果不加强对脱贫考核的落实监管,“大摊派”式的考核,就很难起到政策激励的作用。集中走访,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凑数字,起不到走访的目的,只能沦为形式主义。

走访贫困户,目的是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精神状态,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及有什么想法和对扶贫工作的建议、意见。这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领导干部沉下心来,与贫困户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不可囫囵吞枣,只能细嚼慢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脱贫攻坚,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假大空、耍花腔,喊空口号。只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仅要撸起袖子,更加油干,一户一户走访,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慢慢消化,才能让贫困户如期脱贫,才能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人不掉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