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

[ 作者:新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8 录入:王惠敏 ]

家,是一个抽象的情感概念,却也是一个具体到可以丈量的真实空间。若按功能划分,一个“家”中最核心的区域便是客厅。在新浪爱拍征集到的千幅影友拍摄的客厅合影中,筛选出8张乡村家庭合影,共同拼出一幅最写实的“中国人家”图景。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1)

张自勇与钱小赛夫妻是昆明市的环卫工人,现居昆明市金马坊附近城中村,两人住在一间约10平的棚户房中,两个孩子却留在老家上寄宿初中,夫妻二人的收入基本能维持一家开销但很难有改善。因为春节加班,所以过年前会把孩子们从老家接到昆明一起挤着住。摄影:@wayne王煜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2)

照片中这位白胡子老者已87岁高龄,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乡汤官村的五保户,由于子女们早已另立门户且生活状况不佳,所以老人一直独居住在这间30多平的土坯房中。家中陈设简陋,一面斑驳的墙壁上挂满了老旧的生产生活用具成为房间中唯一的“装饰”。摄影:@大路朝阳01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3)

房屋主人是来自甘肃文县肖家山村中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以前外出务工积劳成疾所以留守家中休养,顺便照料上坡上的一点耕地,妻子和子女却都在外地务工,全年的收入勉强生活。客厅的墙壁上张贴着伟人画像最为醒目,朴素的陈设充满了七八十年代的农家遗风。摄影:@米兰映像2013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4)

黄姓家族,苗族,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党翁村,这里是省级重点扶贫乡,黄家虽有一小块耕地但不足以养活全家,平时三个儿子儿媳全在外地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聚齐。黄家的住宅是传统的木结构,下层饲养家禽上层住人,房屋虽传统但家电俱全。摄影:@甜点昵称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5)

王慧珍,52岁,云南文山州丘北县马头山旧城自然村,回族。丈夫在清真寺工作月薪1500元,加上四亩半耕地,每年约有2万多收入。两口子省吃俭用一辈子,近年盖起了120平米的二层楼。家中共三个女儿,俩女已出嫁,等明年二女儿办完喜事,对她来说日子就再也不用愁了。摄影:@仙后星座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6)

杨士田,58岁,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张庄村。因为当年家里穷,他终生未娶,一直和哥嫂生活。除当主任外,他还在县城做点小买卖,月收约3500元。客厅中毛主席像两侧是两个侄子上学时得奖状,是他家最值得炫耀的地方,不过初中毕业他们就放弃学业到南方打工去了。摄影:@曾用名闫较瘦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7)

王振华,48岁,云南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小嘎勒高寨村,壮族。近两年建的二层新房。儿子在外打工,平时两口子照料8亩耕地,附带饲些家禽牲畜,年收入差多少有6-7万。客厅墙上除祭天祭祖的对联外,还挂有毛主席像,他说:幸福不忘毛主席,理当将他老人家供在正堂。摄影:@仙后星座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8)

吴锦成夫妇,家中虽然四世同堂,但平时夫妻俩都在广东顺德打工,家留有年迈的母亲。每年过年前他们都会驾驶摩托车骑行800里路,赶回老家,与一家人团聚,在客厅中简单的陈设中,墙壁上的毛主席画像最为醒目。摄影:@邓贤俊photo

中国人家之乡村人家(图9)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浪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