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在出席大会时表示,“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此外,农药管理、畜禽屠宰等配套法规的修订也列入了未来五年农业部议事日程。
“十三五”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力争97%以上
据金发忠介绍,近几年,中国最主要的农产品,如蔬菜、果品、茶叶、水产品、奶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金发忠认为,从2001年中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到2015年中国新食品安全法修订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快速构建,监测评估的能力快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水平呈现“稳中有升、不断向好”发展态势。
金发忠透露,“十三五”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农情和消费习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农业部为此也已经设定了目标,要力争中国所有的农产品,尤其是主要消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查阅系统
金发忠还在会上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继续坚持“产管并举”。所谓“产”,就是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受控。所谓“管”就是依法全程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南都记者从食药监总局也了解到,食药监总局也在与农业部一同研究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的合作机制。
据悉,农业部已经设定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上,金发忠表示,农业部将加快建设国家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统一的追溯规范、追溯编码、追溯查阅系统;力争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实现可追溯。
农药、畜禽屠宰等配套法规将修订
此外,农业部还将完善农产品监管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金发忠透露,“十三五”期间将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畜禽宰等配套法规,一些有效管用的办法或将上升为法律制度。
据了解,不少专家也曾呼吁,目前实施的农药、畜禽宰等配套法规已实施多年,很多问题在科学技术、产品业态和公众认知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实践积累,亟待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完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南方都市报 2016-04-1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