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就是日常农业种植中的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我们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
间作一般是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作物可以是主要作物的间隙种植的快速成长作物(通常被用作绿肥),也可以两种作物兼收,比如棉花与花生间种等;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间作套作
据了解,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来实现增产的重要途径,农科物间作套种作物种类多、方法多、管理措施也多种多样,但生产效果有很大差别,具体需要满足株型要“一高一矮”;株型要“一胖一瘦”;叶型要“一尖一圆”;根系要“一深一浅”;适应性要“一阴一阳、一干一湿”;生育期要“一早一晚”;密度要“一大一小、一宽一窄”;株距要“一密一稀”;直立型要间套作爬秧型。如玉米与南爪、红薯;秆型作物要间套种缠绕型作物等等科学要求。
根据多年来农业生产的经验,前辈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一些相克相亲的农作物,如相克的作物有:向日葵、西红柿、苹果,南瓜与马铃薯,葡萄与柏树,高梁与芝麻,核桃与苹果,葡萄与花椒等;相亲的作物有:玉米和豆科作物,魔芋和玉米、向日葵等高秆作物,大蒜、韭菜与大白菜,包心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大豆和蓖麻,洋芋和菜豆,洋葱和胡萝卜等。
立体农业有着集约、高效、持续等特点。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或水体生产力。总之,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司尔特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