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文华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

[ 作者:黄文华  何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9-03 录入:朱烨 ]

--以汝城县为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汝城县217个行政村中虽然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消灭了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但年经营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不足20个,50万元的只有2个。且在有村级集体收入的村中,绝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政策性、资源性、资产性等三个方面的收入,经营性收入很少,且总量较小,收入不固定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寻找阻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剖析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准适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乡村振兴。

一、当前阻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因循守旧。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保守陈旧,具体表现为“三重”:一是守摊思想严重。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认为目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且每年村级转移支付和自己争取的一些资金足以保障村里运辞安于这种现状,对于如何利用并村后闲置资产、村里资源优势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动力。加上目前对村级财务管理很严格,“明哲保身”有所顾忌,也不想发展。二是畏难思想严重。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前怕狼后怕虎,既怕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当而造成新一轮负债,更怕群众埋怨、组织不满。因此,在诸多困难面前停下了脚步,把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三是依赖思想严重。长期形成了“坐、等、靠、要”的思想,等着上级来资金、来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主观能动性,对于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很少。

第二,发展办法不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望洋兴叹”,本身没办法。对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本身没有好的思路,不知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从哪里启动。二是“胡乱上马”,领着乱作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情很高,但是对选取什么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做过多的思考,胡乱上马发展项目,导致“血本无归”。三是“杯弓蛇影”,不敢再突破。因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管理不善、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 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成功,之后,也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敢再进行尝试。

第三,乡土人才匮乏。人才匮乏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土人才留不住。在外发展较好的本乡本土人才,其产业、人脉、家庭等均在外,回家发展要重起炉灶,加之相较于沿海等发达地区,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出于其自身长期发展和照顾家庭的考虑,不愿留在本乡本土发展。二是外面资金引不进。除少数村拥有区域、资源、人文等优势外,大多数村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且基层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招商引资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三是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虽然对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有明确的要求,但不少村存在“拉夫凑数”的心理,对年富力强在家人员底子不清,未把真正的人才纳入后备人才库。

第四,投入资金有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匮乏,主要表现在“三少”:一是政策资金整合少。对于相关涉农部门下拨的资金没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进行整合,有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社会资金聚集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除少数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外,多数人不愿意把资金冒险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来,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小、稳定获利的投资中;三是上级资金拨付少。2019年、2020年,县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2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各村驻村扶贫后盾单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单位,每村每年帮扶资金不少于2万元。但总体而言,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投入力度还有掣肘,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有限

二、困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治站位不高,缺少“大格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本就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的管理者,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既是党组织的“负责人”,也是村里的“带头人”,带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自己应负的责任。总认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该是上级考虑的事情, 眼中只有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既不想出钱、也不想出力,更不想承担风险。      

第二,自身能力不强,缺少“高见地”。部分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对新理论新思想新论断没有学深悟透,工作能力不足,“照搬照抄”其它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切实找准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缺乏核心竞争力。有的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创新举措不闻不问,始终保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靠“蛮干”,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走错路、走弯路。

第三,人才支撑不足。缺少“好平台”。农村总体缺乏较好的营商环境,不论对于外来投资者还是本土人士来投资,总有一些村民抱着“碰瓷”的心理,干扰阻碍项目的顺利进行,加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构建还未成型,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因此无法吸引到“投资人”。对志愿在本乡本土发展的人员,关注和关心过少,对一些可培育的好苗子,尽管通过农民大学生培养、电商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育,但分类培训、因材施教不够精准,因此无法培育出“创业人”。

第四,资金渠道不畅,缺少“源动力”。虽然有个别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在争资金跑项目方面更有便利,资金和项目容易争取更多。但多数村创新推动发展缓慢,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和亮点特色,受到上级部门关注很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向少数受关注度较高的村倾斜,自身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得不到实惠。同时,群众看不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希望,出现“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突出组织引领,强化支部带动、群众参与。坚决贯彻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建强基层党组织,注重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将党员群众凝聚在一起,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明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书记工程”,列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指标,发挥书记抓的头羊效应和抓书记的政治优势,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管理、党员评星定级量化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参与村里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确保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3名中青年后备力量,打造一支新生力量军。

第二,打造三大平台,坚持培育为主、引进并行。树立“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理念,着力打造招才引智三大平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是打造服务平台。以村(居)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推动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拓展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真正做到“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二是打造创业平台。邀请、聘请相关部门行业的专业人士、农业产业带头人以及“土专家”“田秀才” 传授创业经验。选取一批有一定代表性的种养殖基地、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点为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基地,为农村党员创业提供实践场所和交流平台。三是打造培育平台。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公共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利用“流动党校”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组织学习党的基层路线方针政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能力。采取“传、帮、带”等方式,让村后备干部多进行锻炼。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提高参与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村后备干部成长。

第三,健全制度保障,保证结构稳定、运行科学。不断加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制度保障,让村级集体经济在制度的规范下彰显活力。一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每年固定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加强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和信贷担保体系。强化“三资”清查工作成果运用,规范资产管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健全产权改革机制。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资产资源,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将失地农民变股民,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采取多种方式盘活闲置房屋和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选择的风险论证,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的风险分担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日常资源资产管理、资金和财务管理、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领域的易发、高发事项,加强分析研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防范处置。

第四,激励担当作为,实现奖励有度、惩处有力。通过激励担当作为干部和问责一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办法,激发各级党员干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干事热情。一是建立考核运用机制,以真实绩效论英雄。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是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双重激励机制,让有为者有奔头。在经济待遇方面给予激励,为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实施“基本报酬+绩效奖励+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报酬补贴制度。允许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绩效和创收奖励;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项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给予表彰。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符合选用条件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村(社区)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效显著的,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保护广大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负向问责机制,令无为者失舞台。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对毫无作为和成效的村党组织书记,在换届中不予提名或按程序免职。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汝城县财政局;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2年第3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