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谁为农村夺命幼儿园负责

[ 作者:蔡家欣 徐壮 陈少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8 录入:实习编辑 ]

  农村幼儿在半个月内被遗落校车内致死的悲剧接连在河北上演。6月28日至7月13日,河北持日高温,雄县、遵化、晋州和霸州4个县市,4名农村幼儿因被遗忘在校车里丧生。四名幼儿年龄均未超过3岁。

  幼儿被遗忘在校车致死事故在中国并不鲜见。据财新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来,被媒体曝光的该类事故共17起,校车带来的安全问题已造成至少40名儿童失去生命。

  学前教育被视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普惠性资源供给不足,教师数量短缺、工资待遇偏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其中,乡村学前教育也被认为存在大量历史欠债。

  据媒体报道,此次河北四起悲剧的发生均与跟车老师“未清点下车人数”有关。在4起事故中,有3家涉事幼儿园均属没有资质的民办幼儿园,接送车辆也不合规。

  事发后,河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强化民办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全面进行排查,晋州、霸州等地没有资质的民办幼儿园都处于停业整顿的状态,“(霸州)堂二里镇上仅有四家幼儿园在上课”。

  贫血的乡村幼儿园

  据悉,涉事的四家幼儿园,只有一家具有正规资质。发生事故以前,这些幼儿园在当地都有一定知名度。雄县昝北幼儿园是昝岗镇第一所幼儿园,当地人称它是镇里“口碑好的幼儿园”;而霸州堂二里镇的亲爽养正幼儿园,在整个霸州至少有4家同名园子。

  在当地家长看来已属于质量水平较高的幼儿园却发生夺命事故,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监管缺失、问责力度小等被认为是是悲剧根源。而不少业内人士进一步认为,这些幼儿园的监管空白,与农村学前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有关。

  一些学者撰文分析,城市化加快,农村收入增加,以及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困难等诱因交织之下,农村地区儿童的入园入托需求也被催生,增长。《新京报》报道显示,河北当地合规幼儿园短缺,行业准入门槛之下,大量无资质的民间“黑园”取而代之。

  四家出事的幼儿园中,三家位于镇上或县里,一家则在村内。不过,这四家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点,均接收来自周边村庄的学童。也就是说,来自邻近村庄的学童平日里上下学都需要校车接送。每天上学前,校车都要“在旁边农村走一圈”,“载宝宝回学校”。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严重失衡。多份公开资料均表明,城乡幼儿园在办学规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悬殊。2013年,城市幼儿园设班数量平均为7.695个,乡村有5.846个。对此,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庄爱玲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师资力量缺乏,班额较大所致”,这将“导致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不理想”。

  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园均专任教师人数为13.099,而乡村仅为3.84人。到了2015年,尽管乡镇幼儿的人数达到70%,但他们拥有的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仅占为全国的53.3%。

  2010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学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已达到2009年的11.4倍。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财政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对学前阶段教育大量增长的财政投入,并没有减小城乡间的差异”。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宋映泉此前接受财新网采访时曾粗略估计,全国约还有1600万的3-6岁儿童未能入园,这些儿童大多数集中在农村。

  宋映泉强调,如若弱势儿童无法享受学前教育资源,将会更大地增加学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

  政府责任何在

  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管理体制关系密切。

  目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政府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权限逐层下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曾在政协会议上公开指出,这一管理体制使得“上一级政府常常依靠行政权力优势把责任推给下一级政府”。目前县级政府着力于义务教育的普及,管理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被挤压到了乡镇政府,这导致一些地方“很少或甚至没有学前专项教育经费投入”。

  庞丽娟认为,学前教育管理责任主体“重心过低”,导致了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在实际执行中,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存在审批混乱、批管分离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可以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和工商部门等多个部门注册。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系主任范明丽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民政和工商部门注册的民办幼儿园,这两个部门“既不负责资格审查”,“也不负责园所开办后定期的监督和管理”。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并不了解这些园所的开办情况,或者即便知道这类园所的存在,但因为本部门不是这类园所的审批注册部门,也难以真正做到监管,甚至取缔。按此前范明丽在媒体公开表达的观点,这最终使“行政执法流于形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财新网 2017-07-2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