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少钱,能娶到媳妇是一件幸事,而有钱也娶不到媳妇,却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从19岁开始,王文强便开始千方百计谈恋爱、找对象。10年光景过去了,他前后交往过的3个女孩最终以男方家“偏僻、没奔头”为由,离开了他。年近三十的他成了大山深处村落里的光棍之一。
10年中的寻寻觅觅
2月21日,不期而遇的一场春雪顷刻间覆盖了大地。站在屋檐下,王文强朝远处山梁沟峁间望去,四处雪白晶莹刺目,家门前巷子口伫立着的一棵老槐树遒劲的枝桠,也被飘落而至的积雪压弯了。
天水市麦积区三岔镇佘家门村地处陕甘交界地带,受自然条件限制,这里群山起伏,地少人稀,世代村民依河而居。
“大妹出嫁了,家里现在就我和父母及还在上学的妹妹。”王文强指着正在炕头煨罐罐茶的父亲说。说起文强的婚事,老人除了不停地叹息,似乎再无其它方式排遣心中的忧郁。
王文强是家中独子,用当地老话说,他肩负着续王家香火的重任。然而眼瞅着就30岁了,娶妻生子这种事对于他来说,却是镜花水月。
王文强初中毕业后,辍学外出打工。在麦积区一家餐饮店,他遇到早他两年出来的同村女孩梅子,一起上班的日子渐渐拉近了两人间的距离,最终发展成恋人关系。就在王文强满心欢喜筹划两人的未来时,没成想,两情相悦的亲事遭到了女方家长的严厉反对。
“人家不想让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娃一辈子和他们一样生活在大山里。”文强说。
就这样,交往了1年多后,王文强的初恋就这样夭折了。这件事带给他不小的打击,郁郁寡欢了好长一段时间后,他重新振作起来,外出务工。
2009年,在广州东莞,王文强认识了一个广西柳州的女孩,明知女孩对他有好感,但一想到第一次的前车之鉴,他不敢有丝毫马虎,和这个女孩处得小心谨慎。相处2年后,为了不让女孩事后觉得有受骗的感觉,王文强于2011年将女孩带回老家,想让她在大山里生活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刚到村里时,女孩子被四处的青山绿水所吸引,眼里的一切都又新鲜又美好,遂决定在这个家留下来。
“娃娃刚来时乖巧得很,也很勤快,街坊四邻当时都看着羡慕极了,纷纷夸文强能干,竟能领个外地媳妇回来。”文强的父亲说。
然而眼前这一切,在文强看来仍不踏实。他说,自己要找的是一个一辈子能和自己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因此他不想骗对方更不想被对方骗,于是他给了对方3年时间,如果3年后仍想留下,那他俩马上结婚。
3年后女孩还是离开了山村
事情果真如文强所料,3年后,女孩眼里的新鲜感没了后,告诉他想要回老家去。文强乍一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又一想,人当时是他带回来的,即使要回去,那他也要亲自送回去。
“我当时送到她家所在的大街上,是她爸把人接走的。”文强说,“村里后来出现过领来的媳妇又悔婚回去的事,人走了,只留下襁褓里的娃,那种场面让人接受不了,我不想也变成那样,自己的婚事告吹不说,还连带着孩子成了单亲。”对这一段爱情,文强留恋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据文强的父亲讲,说儿子不招人喜欢吧,他是全村第一个领回来外地女孩的后生。说他有女人缘吧,他一心一意交往过的女孩相继都离开了他。归根结底,怪就怪他没生在一个好地方。
祖祖辈辈厮守的山村,竟成了年轻人爱情的绊脚石。
2015年,王文强在宝鸡打工时,在QQ上认识了一名天水女孩,两人在网上很是聊得来,遂决定见面。去年摘椒季节,他俩在麦积区见了面。
遗憾的是,当女方家人听说文强家在山大沟深的农村时,齐力反对。为了争取这次机会,文强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如果对方同意,他可以在天水市麦积城区买房。然而即便如此,对方父母仍旧不同意两人交往。
“10年时间,我自始至终捧着的一颗诚心没变,遗憾的是却一直找不到一个踏踏实实想和我过日子的人。”
群山环抱的山村难留女娃
佘家门村全村有70余户约500口村民。这里的山水养人,王文强一家四口有近5亩的川地全部种上了花椒,一年最少也能收益四五万元。农闲时,父亲也会出门或就近打零工,维持一家生计绰绰有余,而文强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有四五万元。
这个家一年的毛收入至少在6位数,在这个山村处于中等水平。
这些年,受“娶亲难”困扰,村里人口呈现负增长。近3年村里只办过两次婚事,一次是有个男的入赘当了上门女婿,一次是后生打工从河南领回来一个媳妇,至于村里“自产自销”的,则没办过一场婚礼。
“小时候,我们班的女娃本身就不多,记忆中读小学5年级时女孩最多,有5个。现在长大了,这些女同学都外嫁了。”文强说。
文强扳指一算,全村超过婚育年龄尚未成家的后生有20多个,其中和他同龄的有8个,30岁至40岁的有6个,50岁以上的有3个,至于18岁至28岁的,则要十余个。
“本地的都想外嫁个好地方,外地的一看这生活环境直摇头,人都想往高处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村里一名老人一语中的。
据老人讲,在他小时候,但凡腿脚灵活脑子好使的后生,都时兴定娃娃亲,除此之外,家里有儿有女的,也可以和村里有儿有女的“两换亲”,总之到了结婚年龄成个家也不是啥难事。
由于家家收入不错,对十多万元的彩礼并不觉得高。老人感叹:“外面彩礼哪怕再高,最起码能娶个媳妇回来,我们这里好几年都看不到结婚的场面了。”
“以前时兴包办婚姻时,村民间大多定娃娃亲或两换亲。现在不兴这套了,作为老人,我们除了干着急还能咋办?”文强的父亲使劲搓着干裂的双手,有些六神无主。
文强是一个阳光而帅气的小伙子,他说:“一年到头见不着一个女孩,谈什么情说什么爱?在我看来遇事不顺也可以理解成好事多磨,也许是我婚缘还没到吧。”文强笑了,但笑得苦涩而勉强。
“在农村,30岁的小伙如果成不了家,就会被划入光棍序列了。”才说罢宽慰自己的话,文强随后紧接着感叹这么一句话,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
文强的父亲喝了一口浓茶,拨弄着炭火感叹,为了给儿子成个家,他们把不想的办法都想到了。第一个对象和儿子告吹前,他们为了说合差点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第二个一起处了那么长时间,听着人家又要走时,他们老两口当时就决定,如果真是嫌这地方不好散伙,那就让儿子去她老家那里,只要能一起生活咋都行,可还是没成。第三个女友开始交往后,他们一听女孩家在甘谷,心里还暗自高兴了一阵,与此同时他们和儿子也决定不行就在城里买房,然而办法使尽了也没奏效,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你拿着钱也找不到个人啊,总不能为了成个家真去买个媳妇回来吧!”文强的父亲无奈地说。
对于父母来说,儿子的婚事犹如卡在喉咙的一根刺,让他们想拔拔不出,想咽又吞不下,那种刺痛带来的心理忧郁挥之一去、忘之不却。
“只要儿子能领个女孩回来,就是花多少钱我们都心甘情愿。我和他妈累死累活也要帮他们把小日子过红火,否则真是到死也不甘心啊!”老人说。
没有爱情的山村很难长存
没有爱情滋养的山村毫无生机,一度让在天水工作的汪有朋怀疑自己的依恋:这个山清水秀的山村,仅仅因为偏僻,就要消失吗?
然而现实却让他越来越相信,没有女娃的山村,消失是迟早的事。汪有朋有两个舅舅,大舅到成家年龄时,由于家里生活拮据,至今50多岁了,尚未婚娶。
二舅打小身子骨就有些单薄,到了结婚年龄时,有人登门给他保媒时说,对方家的女孩心灵手巧,惟一不足的就是个聋哑人。姥姥听了觉得只要人乖巧就好,随后二舅便成了家。
2000年二舅因病去世。几年后,姥姥也撒手人寰。从此,二舅家就剩下聋哑舅妈和三个儿子相依为命。
截至目前,这三个表弟年龄最大的已经过了30岁,小的也27岁了。在他看来,大舅50多岁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媳妇只能认命,然而这三个表弟一个比一个干练,但是却没有女孩愿意和他们生活在这个山村,至今全是单身,不埋怨这个世代居住的山村,又该有什么理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兰州晨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