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中国农村为何要实行宅基地一户一宅

[ 作者:土地论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4 录入:实习编辑 ]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宅基地确权过程中,农民朋友听到最多的政策大概就是“一户一宅”。为什么国家要实行“一户一宅”,有哪些法律规定,具体又怎么判定?如果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很可能白白损失利益。

  国家为什么推行“一户一宅”?

  ①改善村容村貌

  由于过去多年缺乏规范,一户多宅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超占、乱建等行为一多,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一户一宅政策将对违法乱建的房屋、围栏、厕所等进行清除。

  ②让新生代也能分到地

  太多人一户多宅,意味着大量农村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导致很多本该能分到地的新生代农民反而无地可批。整治一户多宅,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势在必行。

  ③进城农民可获得优惠政策

  对于已经进城买房的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能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包括退出后的补偿以及低息贷款等,不用再担心宅基地荒废的问题。

  中国农村为何要实行宅基地“一户一宅”?对农民有好处吗?

  “一户一宅”的法律依据

  “一户一宅”的说法最早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对于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而且,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社会经济情况不同有各自的标准。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农村宅基地乱象错综复杂,直到现在要全面进行确权,“一户一宅”才再度成为焦点。

  “一户”到底怎么定义?多少人算一户?

  对于“一户”的判定其实并不是按人数,而是以户口簿为准,只要公安机关发的户口簿上家庭成员都属于一户,就没有人数方便的限定,但有标准的区别,也就是大户和小户之分。

  大户还是小户决定了能分到的宅基地大小,如果家庭成员只有1到3个人,自然是小户,6人及以上就是大户了,介于这之间的则是中户。

  “一宅”的面积标准又怎么定呢?

  和户的判定不同,宅的判定是以《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为准的。面积标准各地会有差异,就全国的平均标准而言,小户的面积标准大致为75平米,中户120平米,大户在120到150平米左右。

  大家一定要注意,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一宅多户不仅得不到确权,以后一旦被征地也是得不到补偿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土地论坛 2017-06-1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